“創投”一直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之一。日前,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國家正在推動設立“航母級”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這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
近年來,創投行業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創業投資”,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提到“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在創投行業政策暖風頻吹下,創投業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日前,鄭柵潔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把培育新動能與升級傳統動能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近期,我們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的就是做優做強做大創新型企業。另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據了解,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吸引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主要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從投向來看,將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其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也在投資領域之內。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存續期達20年,較一般的股權投資基金更長。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設立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有力解決科創企業發展初期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更好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興業國信資管認為,建立國家層面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極大支撐原創性技術突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當前創投市場存在存續期短、風險偏好低等問題,該基金以20年超長存續期,突破行業平均7年至10年的周期限制,匹配硬科技企業從研發到商業化的完整周期。同時,該基金通過‘母子基金’模式撬動社會資本,吸引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構建可持續的創新資本蓄水池,體現了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的深度融合,標志著我國科創投資進入‘戰略縱深’階段。”該機構表示。
聯想創投表示,首先,科創企業在發展初期面臨資金短缺困境,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為這些企業提供關鍵的資金支持,幫助其突破發展瓶頸;其次,該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6G等前沿領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支持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助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推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
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我國創投行業已經為科技創新企業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今年2月,我國早期創投案例有106起,融資規模達57.95億元,分別占當月整個私募創投市場的21%、8%。同時,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電子信息以及人工智能成為2月的熱門投資賽道。
前述記者會提到,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以及大力提振消費、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等內容,再次為創投行業吹來政策暖風,為行業發展增添了信心。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表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提法體現了科技創新對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熙誠致遠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許峻銘認為,從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放寬科技企業并購貸款等政策可以看出國家“真金白銀”支持科創市場和科技企業的發展。
北京啟航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偉表示:“近段時間,行業屢迎政策利好,可謂力度空前,作為一名創投從業者深感振奮與責任重大,更加堅定了我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馬建堂表示:“通過落實相關舉措,相信我國的創投資本會有更好的發展,創投市場也將更加活躍,為我國中小企業、初創企業提供發展資金,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成長,進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進步。”